多场景覆盖
泛适用于智能楼宇、园区、商业综合体、场馆、工厂等空间,实现水、电、气、冷、热等能源采集与管理
AI赋能
通过AI算法,实现对用能异常的智能告警及自动调控
多维管控
通过建立多维能耗模型,实现建筑空间的全过程能耗量化管理
精细化预算
以行业预测算法作为基准,外部影响规则为辅助,建立精细化能耗预算策略
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用于实时采集、分析和管理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的信息化系统。 该系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1.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企业各类能源(如电、水、气、热等)的使用量、消耗时间等数据。 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如以太网、无线网络等)传输到数据中心或服务器。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如能耗日报表、月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以及能耗趋势图、对比图等,帮助企业了解能源消耗的规律和特点。 4. 能耗评估: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现能源浪费和节能潜力所在。 5. 预警与报警:设定能耗阈值,当能耗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或报警信号,提醒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 6. 节能管理:为企业制定节能策略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企业优化能源管理流程,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7. 与其他系统集成:能够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能源管理要求和环保法规。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需求分析 - 明确采集的能源类型(如电、水、气、热等)和采集的范围(如整个工厂、办公楼、小区等)。 - 确定需要监测的设备、区域和计量点。 - 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和精度要求。 2. 方案设计 - 选择合适的能耗采集设备和传感器,如智能电表、水表、气表等,并确定其安装位置。 - 设计数据传输网络,如有线(以太网、RS485 等)或无线(LoRa、Wi-Fi、NB-IoT 等)方式。 - 确定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方式,选择本地服务器、云平台或两者结合。 3. 设备采购与安装 - 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能耗采集设备和传感器。 - 按照规范进行设备的安装和接线,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采集。 4. 数据传输与集成 - 配置数据传输网络,使采集设备能够将数据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的存储和处理位置。 - 实现与现有自动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或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集成。 5. 软件配置与调试 - 安装和配置能耗采集系统的软件,包括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和用户界面。 - 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功能正常。 6. 人员培训 - 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能耗采集系统。 7. 系统运行与维护 -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采集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 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8. 数据分析与应用 - 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能耗分析,生成报表和报告,为节能决策提供依据。 - 制定节能措施,并通过系统监测节能效果。 在实施能耗采集系统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并为能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能耗管理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几点: 1. 节能减排:有助于企业或机构监测和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发现能源浪费的环节和设备,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符合国家和全球的节能减排目标。 2. 成本控制:能源成本通常是企业运营的一项重要开支。通过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实时了解能源的使用情况和费用,优化能源使用策略,降低能源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设备管理与维护:系统能监测设备的能耗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能耗,提前预警设备故障,有助于合理安排设备维护和维修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损失。 4. 能源规划与决策:为能源规划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制定合理的能源供应和分配策略,评估节能项目的效果和率,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合规与监管:满足和行业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监管要求,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避免因违规而受到处罚。 6. 提升能源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发现能源使用的佳实践和改进空间,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持续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7.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根据需求和预设条件自动调整能源供应和使用,提高能源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综上所述,能耗管理系统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能源供应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本项为建筑规模和建筑功能等基本情况的数据,8类建筑对象的基本项均包括建筑名称、建筑地址、建设年代、建筑层数、建筑功能、建筑总面积、空调面积、采暖面积、建筑空调系统形式、建筑采暖系统形式、建筑体型系数、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外墙材料形式、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建筑外窗类型、建筑玻璃类型、窗框材料类型、经济指标(电价、水价、气价、热价)、填表日期、能耗监测工程验收日期。
附加项
附加项为区分建筑用能特点情况的建筑基本情况数据,8类建筑对象的附加项分别包括:
1) 办公建筑:办公人员人数。
2) 商场建筑:商场日均客流量、运营时间。
3) 宾馆饭店建筑:宾馆(饭店档次)、宾馆入住率、宾馆床位数量。宾馆饭店档次见《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GB/T 13391-2000)的相关规定。
4) 文化教育建筑:影剧院建筑和展览馆建筑的参观人数、学校学生人数等。
5) 医疗卫生建筑:医院等级、医院类别(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就诊人数、床位数。
6) 体育建筑:体育馆建筑客流量或上座率。
7) 综合建筑:综合建筑中不同建筑功能区中区分建筑用能特点情况的建筑基本情况数据。
8) 其它建筑:其它建筑中区分建筑用能特点情况的建筑基本情况数据。
能耗数据采集指标包括各分类能耗和分项能耗的逐时、逐日、逐月和逐年数据,以及各类相关能耗指标。各分类能耗、分项能耗以及相关能耗指标的具体内容如下。
分类能耗
1) 电量;
2) 水耗量;
3) 燃气量(天然气量或煤气量);
4) 集中供热耗热量;
5) 集中供冷耗冷量;
6) 其它能源应用量,如集中热水供应量、煤、油、可再生能源等。
分项能耗
分类能耗中,电量应分为4项分项,包括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电量的4项分项是必分项,各分项可根据建筑用能系统的实际情况灵活细分为子项和二级子项,是选分项。其它分类能耗不应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