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于一身,具有现场能耗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网络安全、应用展现、数据转发等功能。为缕清能源消耗、开展节能形势分析及预测、预警、提高节能宏观调控能力,及时提供了数据支撑。帮助用能单位加强能源消耗日常调度、提升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开展能源审计、审查以及节能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集计算技术 互联网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物联网技术 通信技术于一身,具有现场能耗数采集、存、分析、网络安全、应用展现、数转发等功能。为缕清能源
消耗、开展节能形势分析及预测、预警、提高节能宏观调控能力,及时提供了数据支撑。
帮助用能单位加强能源消耗日常调度、提开能源营情化水平、开展能源审计、审查以及节能教造投资等提供决策支服务,切实有效促进用能单位节能增效,从而提升用能单位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用能单位能在线监测系统有现场能样数采集、存、分、网安全、应用展现、数转发等功能,为清管源消耗、开展节能形势分析及预测、预售、提高节能去观调控能力
及时提供了数据支撑。
能源概况的功能是帮助用能单位了解企业用能全貌、查看数据上传成功率、清楚终端设备在线状态.
能源监测的功能是对于各种能源介质类型,实现能源动态数据多曲线实时显示,目支持查询近一周历史数据曲线
能源统计可以从时间 (日、月、年) 、工序、部门等不同维度了解能耗使用情况
单位产品能耗功能是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生产管理单耗指标的设定
报表服务包含有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通过多样化的报表服务满足生产现场的多种多样需求,报表设有打的功,可定时自动打即或发条性打印,并可导出在Excel表格中,显著减少抄表工作的人力成本,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
告警中心是按照日、月、年设置企业、部门、工席,设备的能耗预警值、告警值,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供相关人员分析和外理
计量器具管理功能是对计量器具的基本信息以及检验信息进行管理
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华信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水、电、气、煤、油、热(冷)量等集中采集与分析,通过对用户端所有能耗进行细分和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人员或决策层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消耗情况,便于找出高耗能点或不合理的耗能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进一步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用户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并向县级以上人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能源审计报告。
二、用能单位对象
《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规定,用能单位包括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1 万吨标准煤以上 (含1 万吨)的用能单位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5000 吨标准煤以上(含 5000 吨)、不足 1 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三、相关政策法规
1、《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环资〔2017〕1909号)
2、《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案》(发改环资〔2017〕1711 号)
3、《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8年第15号令)
4、《关于发布“百家”用能单位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9〕351号)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和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能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为贯彻落实《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各级要求用能企业建设能耗在线监测接入端系统并按时接入省级平台。目前,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已由鼓励型向限制型推进。未按要求进行能耗监测的企业,将面临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或者没有达到整改要求的,将面临罚款处罚。
华信万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国家平台+省级平台+用能单位接入端系统”的三级架构设计,为各部委、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和市监部门、用能单位等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用能单位端能耗监测数据上传到省级平台,再由省级平台上传至国家平台。 未建设省级平台的,用能单位端能耗监测数据直接上传到国家平台。
用能单位能耗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对能源消耗较大的单位进行实时、准确和全面的能源使用情况监测和分析。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各类能源计量器具,如智能电表、水表、气表等,采集能源消耗的相关数据,包括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用热量等。 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或监测平台,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计算能源消耗指标,如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并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或节能目标进行对比。 4. 能耗预警:设定能耗阈值,当能耗超过预警值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5. 能效评估:评估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和原因。 6. 报告生成:定期生成能耗监测报告,为用能单位提供能源管理的决策依据,也为部门的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实施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的意义在于: 1. 促进节能:帮助用能单位发现节能潜力,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落实政策:为制定和执行能源政策、节能规划提供数据基础,加强对能源消费的宏观调控。 3. 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能源管理优化 - 准确掌握能源消耗的实时数据和趋势,发现能源使用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环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节能策略和优化能源管理方案。 - 有助于识别高能耗设备和工艺,为设备升级和工艺改进提供依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节能减排 -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有助于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成本控制 - 降低能源成本,通过合理调度能源、优化能源使用模式,避免能源浪费和过度消耗,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合规与监管 - 满足国家和地方对用能单位的能耗监管要求,避免因违规而受到处罚。 - 增强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5. 预测与规划 - 基于历史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能源采购、生产计划和设施扩建等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竞争力提升 - 在能源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7. 技术创新推动 - 能耗监测数据的分析可能会激发企业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研发,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 综上所述,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对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和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北京的大型公共建筑每单位平方米年耗电量在50度到300度之间,这个数字较普通建筑要高出3到5倍。
针对能源浪费现象,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建制〔2006〕277号文《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电气分册》提出电气回路要加装电能计量装置。江苏、上海分别推出苏建科〔2007〕217号文《江苏省公共建筑用能计量设计规定》和沪建交〔2008〕828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设备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对主要用电设施分项计量,对办公楼、商场、宿舍等应计量到经济核算单元;对医疗病房、宾馆客房、学校教室应按楼层或功能分区计量等等,纳入审图和竣工验收标准之中,并提出从2009年1月1日起,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市(区)两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申请国家和本市的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应当设置能耗监测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科[2008]114号文(2008-06-24)《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相关技术导则的通知》实施。
201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健全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室温监控及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激励制度。要求继续深入做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建筑安装用能分项计量装置,推进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奠定基础。
能耗数据采集指标包括各分类能耗和分项能耗的逐时、逐日、逐月和逐年数据,以及各类相关能耗指标。各分类能耗、分项能耗以及相关能耗指标的具体内容如下。
分类能耗
1) 电量;
2) 水耗量;
3) 燃气量(天然气量或煤气量);
4) 集中供热耗热量;
5) 集中供冷耗冷量;
6) 其它能源应用量,如集中热水供应量、煤、油、可再生能源等。
分项能耗
分类能耗中,电量应分为4项分项,包括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电量的4项分项是必分项,各分项可根据建筑用能系统的实际情况灵活细分为子项和二级子项,是选分项。其它分类能耗不应分项。